责任督学

挂牌督导管理系统

工作部署
关于做好2017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检查 迎检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18 11:02:42      字号: ]

 

 

 

 

 

 

淮教督〔2017〕40号

 

 

关于做好2017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检查

迎检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秋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就做好自查迎检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精心组织

各县区、市直各学校要明确一名负责同志牵头,根据督查重点内容和科室(或部门)职责,组织有关科室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确保按照《通知》的要求,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全面自查

8月21—25日,各县区、市直学校要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原则上要实现辖区内所有学校全覆盖。一是指导各校全面梳理排查各项开学条件保障情况,建立问题清单,逐项及时解决;二是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带队督导,重点是基础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农村偏远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困难。(详见附件)。

三、落实市级抽查

8月28日—9月1日,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从局机关相关科室抽调人员组成7个市级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各县区开学工作进行市级抽查,市本级挂牌责任督学将负责对市属各学校进行全面督查。

市级抽查人员安排表:

组 长

成 员

县区

李蔚然

王修好、李晓东

寿县

过其林

刘  霞、李韦遴

八公山区

孙奇志

轩传乾、琚晨光

谢家集区

陈晓斌

柴亦文、刘万伟

田家庵区、高新区

王国明

李士友、何章华

凤台县

汪昌池

王  智、曹新民

大通区、经开区

黄宝庆

陈景奇、陶华让

潘集区、毛集实验区

注:督查组成员第一人为本组联络员,具体负责本组督查时间及行程安排、资料收集、督查报告汇总报送等工作。

 

四、做好迎检准备

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把握时间节点,认真做好各项自查迎检工作。

1.撰写自查报告。要对照“2017年秋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内容”,逐条梳理检查内容的完成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到紧扣主题、内容详实、文字精炼,自查报告一般不超过3000字。

2、完善迎检资料台帐。按照检查内容要求,收集整理好相关文件、数据、资料,以备督查组查验。

3、按时报送材料。8月25日下午下班前,请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将自查报告(一式两份,加盖单位公章)及电子版报送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办公室。

(邮箱:hnjydd6642798@163.com;联系人:李晓东;联系电话:0554-6642798)

 

附件:2017年秋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重点内容

 

 

 

淮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淮南市教育局

 

2017年8月21日

 

 

 

附件:

2017年秋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重点内容

 

一、开学条件保障

  1. 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2.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是否按照中央要求,在所有地区起始年级实现全覆盖使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材是否按教学用书要求在所有学校都开设课程。小学书法作为必修课程,是否都已开课。教材和教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教材选用工作是否符合《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是否在开课前将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教辅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4. 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高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 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6.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是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落实资金,是否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是否存在经费截留问题。是否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
  7. 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高校是否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校舍安全管理

  1. 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1. 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四、校车安全管理

  1.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2. 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五、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 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 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杜绝中小学校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3. 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是否加强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地各校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5. 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6. 校园周边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校园周边警务室民警是否经常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经常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7.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